中国家居这十年访谈之科宝博洛尼总经理蔡明先生

2007-04-24 10:19:00  房天下   收藏  打印  字号:T|T微信分享
[提要]为了回顾家居行业十年发展史,总结品牌打造和企业经营的得与失,探寻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房天下与北京商报联手打造"中国家居这十年"大型原创栏目,采访对象为家居行业内的资深和在行业内有品牌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老板。

为了回顾家居行业十年发展史,总结品牌打造和企业经营的得与失,探寻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房天下与北京商报联手打造"中国家居这十年"大型原创栏目,采访对象为家居行业内的资深和在行业内有品牌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老板。

本期嘉宾:博洛尼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明先生

时间:2007年2月5日上午10:00

地点:房天下会议室

访谈记者:北京商报 吴厚斌

网络支持:房天下装修家居网

博洛尼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明先生

房天下访谈实录:

【记者】大家好,这是房天下装修家居网与北京商报共同主办的“中国家居这十年”大型原创栏目访谈现场。我是北京商报吴厚斌,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博洛尼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明先生。提起蔡明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首先反应的是小品演员蔡明,她有名,开头我提这个名字的时候,听到这个名字也认为是她,我说蔡明做家居了,原来我做过一段时候的娱记,所以我要去看看蔡明是咋回事,因为我不做这个行业,结果前两天我准备这个采访的时候,搜蔡明的名字,加上博洛尼或者科宝,稍微加一点跟家居建材有关的,就变成蔡明了,而且在蔡总的博客上有人评价,说我还以为是那个蔡明呢,结果这个蔡明比这个蔡明更酷,我们就从你的酷说起。在很多场合你就是时尚的代表,你代表时尚。那么你觉得你的这种外表的这种表现,到底是刻意所为,还是说自己就是一种率性的表达?比如看到你这个头,在家居圈里面不多,而且像你这种又帅的很少了,你这个打扮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蔡明】我想想,应该是在2002年开始的。

正在接受采访

【记者】契机是什么?

【蔡明】契机是我们在法国看展的时候,法国的桌布大,一个50多岁的老太太跟我聊天,说我做台布是,我还能看谁呢,我只能看时装业了,这是个小想法。那么后来我们跟意大利的一个上升快的一个企业,它是家居行业请了时装设计师担任设计师的一个家居企业,他跟我讲我们不卖产品,我们卖生活方式,这两个原因使我开始注意时装品行业,这一关心就关心了四年。我从2003年开始我就开始看米兰时装周和伦敦时装周。看完伦敦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两个路数,米兰走品牌,伦敦是在米兰和巴黎强大的情况下,伦敦时装周要想跳出来,走了当代艺术和戏剧化。我们看到玛肯走的是路线是疯人院,玻璃盒子一碎,露出了一个身裸露的大胖子,走的是这么一种路线,所以从那时候开始我就持续关心当代艺术。第二年5月份我参加瑞士巴塞尔艺术文献节,我就知道品行业时尚设计师的思路来自两个领域,一个是当代艺术,一个是部落文化,部落文化就是到各个国家采风。比如日本、东方、东南亚、非洲、阿拉伯,中国又分明清和文革两大分支。这个整个就构成了我们对这个时尚界的理解,就是时装品行业、建筑、室内设计、家居行业,第三是城市的窗口行业,就是餐厅、酒吧,已经整合了,所以这是一条链。我们实际上就是链里面的一条,所以我们把这个流行的过程,这个阶梯弄明白的,当代艺术、部落文化,然后这些灵感给了时装品的行业设计师,时装品行业设计师的这些引导,然后传递到第二级,就是建筑、室内家居,然后就是酒店、餐饮业,那么这条链弄明白了,实际上我的变化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头发不是因为这个,我的头发是因为操劳过度,头发渐少。

【记者】我根据你的这个说法的话,其实是你摸索了差不多真正十年,你如果说从1992年开始创业到2002年真正的走上这条路,其实你前期的这种创业据说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尤其科宝的由来,你不是做这个的,不是现在做家居,你能不能给我们讲讲你那段的探索,包括你对后面的这种影响?

【蔡明】之前我觉得就像上大学一样,大学的知识可能到今天并没有用,但是它教给了你一个事业观和方法论,你知道怎么去学习,怎么去自学,怎么根据一个线索去获得信息。那么我觉得实际上前十年的经营就是这么一个基础性东西,教会了我怎么做企业,教会了我怎么能够活下来,怎么能够获取利润,怎么能够做好家居链,你的服务、你的管理意识,我觉得是综合的。所以我觉得这十年培养了我一个基础素质,然后加上06年之后加进了我国际化摄影。

【记者】你的基础素质是不是也建立在,首先要解决温饱,解决小康基础之上,你才能去考虑那么多。当一个人自己温饱没有解决的时候,我想他能不能追求这种时尚的东西呢?比如从你的角度来讲,你他十年,你想没有想过你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你的企业会做成什么样子,那时候有没有目标把科宝电器做成什么样子,现在你很清晰科宝·博洛尼一种时尚,那个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目标?

【蔡明】那个时候应该说没有,很简单,任何战略,几乎没有一个战略少数情况下是当初就这么想的,战略就像一个做陶艺的陶罐,你大概想做一个原罐子,捏着捏着就变了,所以策略是一个大方向,不是很清晰,一边做一边去发掘,原因很简单因为信息部对称,你当时想做决定的时间不知道,你交谈的对象是国外这种大品牌的总经理和出口部经理,你遇到都是国外棒的设计师,你参加都是的大展,你的思路全变了,你的触角又到了这种时尚、品、当代艺术领域,那么往下你有到了你的原材料供应和部件供应商别这里面,所以你的视野一下变得开。我们1999年做橱卫的时候,我们45%的零配件都是进口的,现在进口已经到了20%左右了,降下来了,原因是中国越来越强大了。所以很多东西,包括中国的装备业、设备业的进步,东西你当时都是无法预料的,十年前我们中国连封锁机都没有,所以从装备业、设备业整个的变化,包括那个时候中国的市场,谁能预料中国房地产能有这么好,就像中国人谁也没有预料到中国汽车业发展这么快一点。所以的不确定性造就了你无法做清晰的十年前的战略判断,同时对不确定性的理解,也构成我们对家居的一个理解,就是不确定的时代,价值观也是不确定的,那么人们要寻找自己的,这个时候也就是你产品升级的时候。所以一定要做好,向跟高进军的阶梯,也就是你的产品符号。

【记者】从你当初做这个科宝电器到转向1999年做橱柜,这应该算是一个大的一种改变,因为行业不同了,可能经营的路数是差不多的,有很多东西是借鉴积累所得,能够用上,毕竟是进入了一个跨度相对还有点大的一个行业。然后再从你的橱柜整合进入你后来的生活方式这一系列的一些概念的营造,我想在我看来是你的从业生涯以及博洛尼这个品牌有两个大的升级。我想首先弄清楚,当时为什么从电器转向橱柜?

【蔡明】很简单,当时是1996年我去美国留学之前,我率先在电器里面挑起了价格战,我获取了极丰硕的硕果,北京16大商场专门为我们准备桌子收钱,还没收完,之后我去了美国待了一年。回来之后这个市场就变化了,实际上大家都在用价格来做市场,就变成了恶性循环,每天都在想怎么降低成本,然后卖更价格。另外,当时像海尔这样的公司也开始进入,我们就发现论拼成本我拼不过江浙的小厂子,论品牌,我拼不过海尔这样的家电大公司。那怎么办呢?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第二我这个人对充满了好奇心,所以我一直喜欢了解上玩的新东西,第三我在美国待了一年,我对什么是好东西有了一个我自己的理解,所以我觉得我肯定要是做一种经常变化的、时尚类的东西,那么我将逃离这种竞争,那么山东的海尔如果它只在青岛,如果江浙都在制造生产里面经营的话,他们都不具备我们对国际流行时尚和新的的生活方式的这种接触,没有我们强。当然这句话也不太具备说服力,因为很多人即使在北京也不强,不能说明在北京就会强,还是每个人的个人品位和你的信息获得的能力,和你的审美的层次决定了你是否真正能够做到时尚。因为上只有这种时尚类的东西是不可能一条黄裙子卖一千万条的,那个时代也过去了,满街流行黄裙子的时代已经过了,但是像海尔一台冰箱一个型号做一百万台,这种规模就是满街流行黄裙子,但是如果走向这种以色彩流行和其他的这种大量的复杂的款式变化的行业,就是个性化行业了,个性化行业会逃离这个竞争。所以我们选择了橱柜。橱柜款式本身我们当时早是因为看到国外的图片,我们感觉太漂亮了,中国的设计太差了,首先我们发现中国和上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商机。既然有差距,能做到那个程度,你都比需要创新,你只要跟他们做的差不多了,就已经漂亮了,拿我觉得就OK了。第二厨房电器是我们原来的主业,很自然就整合整体厨房的概念了。


 

【记者】我曾经在跟某些老板聊天的时候,提到时尚的问题,但是没有你理解那么透,有这么一种说法,说时尚的东西其实不是现在,时尚很流行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时尚东西不应该流行的,已经在流行的就不时尚,就您怎么看时尚,包括您现在做的那些东西,你来之前大家都说东西太贵,是好,贵,在好和贵这两个中间,能不能找一个平衡点,就是让大家觉得又好,又不是太贵?

【蔡明】实际上如果是从国际全球视野上来看,我们就是这个定位,我们定位像西班牙ZALA,是很的时装品牌,它用35年时间在排第二名,这35年凭什么排到第二,就是刚才那个定位,就是时尚,但又没有那么贵,但它绝不,但是参照系是谁,如果我们的参照系是国际品牌的话,我们就是它的1/10价格,如果是国际二线品牌我们就是它1/7的价格,你真的是跟他们一样的东西,你拿到1/7的价格是不是很,但是即使这样也比国内的产品还贵了一倍。但是这就是我们的定位,如果我们去做的话,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没有意义。当年电器的价格战给我们很深的一个印象,就是你天天去想法把成本降的更地,因为你要迎接价格战。我们现在反过来,我们永远去寻找上推出的材料,有了设计理念,棒的组合,去搭配我们产品,所以我们是一个向上的正循环,我觉得这个循环对我们来说好,我们不想改变我们的模式。也许通过我个人的企业,我真的可以选择把价格做得更地,材料换得更好,然后也不要重型的管理结构,也不要培养那么多设计师,也不要给他们大量的出国培训,要请意大利、米兰的设计师给我们讲课,的东西都是花钱的,成本高绝不仅仅是原材料本身,你要做的,你的生活方式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跟30个当代艺术家合作,我们又做了一个为中国设计,9个设计师为我们国家做设计,明年要到英国设计节去参展,这些东西都是我们要做的事情,它不是一个以OEM定制,地成本做市场的做法,所以我们选择重型管理结构。轻型的话就是一个OEM工厂,做出口的就一个人,其他都是干活的,广告也不用做。

【记者】说到对流行时尚的这种把握,听说你每年要参加十几个国际上的展会,每月浏览几十本这种国际上的杂志。但是它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国外那些大的展览看来,有时候给中国人是比较低的,这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原创,模仿、仿造和抄袭,这三种东西可能在中国都有。原创的至少在某些方面很少,模仿很多,抄袭的就更多,您怎么定位博洛尼的产品,属于这三种的哪一种?

【蔡明】首先我们这个产品设计分架构设计和产品设计,一般企业都不太了解什么叫架构设计,有一个架构设计师搭一个架构,然后里面才是单品,但是大多数企业甚至绝大多数企业只有产品设计的概念,没有架构的概念,首先从架构上讲,中国是落后的,所以我们架构设计师,意大利完成了我们架构设计,我们现在的产品都是基于这个架构,这是关键的,中国的软件为什么干不过印度的软件,咱们就是没有架构,没有上面的架构,因为架构做好了,一个一个模块分给每个程序员,程序员的水平不会差多少的,但是缺上面这一层,所以中国软件不是的,家居也一样,我们其实没必要单谈什么产品,先说架构,有了架构,你后面的设计,我们叫底层设计,底层设计来源于哪儿,来源于产品配件,所以你在产品配件的这个市场,你了解的深度有多少,有多少配件商在跟你。其实无数新的设计新的材料、新技术的使用都是一个更上游的配件商研发完了之后,他主动来找你,说我们出了一种透明的水泥,水泥里面我们大量埋入了光线,所以我们推出一种可透明的水泥,所以你里面就有一种透泥当台面,而水泥还能发光,还能变颜色,这是配件商做出来的,但是你用在你的产品上,而且被消费者认知是通过你的终产品。所以第二步你的材料供应级,你具备不具备人家愿意主动去找你合作的这个市场地位,你是不是总是率先拿到这样的东西。这两块完了才能说到具体的产品设计。就像我们现在大家都很关心一个建筑漂亮不漂亮,但是我近的研究发现,我们更应该关心规划而不是建筑。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即使再差的建筑在一个好的规划里面也不会太差。我刚开始脑子里只关心能不能出现几栋的单体建筑,后来我对这个事现在一点都不关心了,我关心的是整个街区、行车路线,这个动线,人们行走心理感受这个过程是否是对的。

【记者】这其实也是架构,整体的架构。

【蔡明】是的。

【记者】那您的产品落脚到,有了一个整体的架构,架构完了之后,配件供应商给你配货,但是终要落实到一件产品上,那么也涉及到一个产品上。那么设计一个东西很好,我会不会按照那个去做?

【蔡明】在意大利你知道一个品牌,品牌分几个类别,一类是小型的纯设计品牌,有两个,但是基本都活的不好,要么就死了,近两个其实都被收购了,这就是一线的以设计见长的,当然还有无数的自由设计师。然后就是真正的大品牌,但是有一定的商业化,商业化就在意产品能不能卖。这是级。但是即使这样这一批仍然不是钱的企业,再往后,再退一级,也就是这两层都流行完了,都推出来了之后,第三级真正的大品牌开始在观望之后,开始下手,但是他们基本上是沿着前两拨人传递的信息里选一到两个在做,这才是我们真正说的大品牌。再往下才是走量的二线,再往下才是量的大众品牌,这才是销售额的。在这之上已经有五个层次了,然后还要再往下。在它们这里面其实都是要有借鉴的,每十年出一代设计师,上一代安东尼,每一代设计师的一个旗手,然后其他人共同去打造这一代,那么这些人往下的,这些人实际上具有发言权的,所以在国外就存在一个体制,就是除了原创的那些设计师以外,其实大家都是在看你。全是一级一级学,流行就是这么来的,你不得不跟行,你为什么要跟着流行呢,因为它确实是流行,为什么流系呢,因为那些人说了这就是流行。博洛尼在国际视野里面就是在欧洲,它属于ZALA的定位,属于一个快速跟着者,但是又充满。快速跟着者它绝不是做前面三四十人原创那种小公司,它也不是紧接着的小量品牌,像VNB这样的,它的产品定位应该是欧洲的前上一半的第三级。跟它的价位,相当于它的第五级,这就是ZALA的路线。下一半可能还有八个级别,我们大概把欧洲一共分成13个级别。

【记者】相当于定位是第三级,然后价格相当于第五级,那后面还有八个级。

【蔡明】对,但是在中国我们就反过来了,我们成了原创的设计和的价位。所以我就说你是以谁为参照系来看,我们是全球视野的参照系。

【记者】对于这方面的了解,我想过去很多记者对于你的采访,好象都没有了解很透,看你的东西按照我现在的水平看不懂,因为概念的东西太多了,加上自己由于没有进入那个,没有一个大的子去做,所以没有机会去实践,因此有些人体会不深,因此我想起一件事情,你在2001年的时候,创业不到十年的时间,你已经积累了一些资金,那时候拥有大房子,而且弄了一个很大的按照厅跟厨房打通了,建了一个40平米的大厨房,而且引起了时尚界一个很大的关注,包括媒体,因为没有见过这样一种厨房,这也是时尚的一种方式,你用自己的体验来现身说法,这样的话延伸出我的一个问题,就是你这个期间这种创意到底是哪儿来的,你这个体验馆建在那个地方让人家去看什么?是把那些东西看了之后得到灵感了,还是说你比照我这个家庭这个样子把它搬回家去?

【蔡明】这个设计我们可以说我们是全的这样一个设计,因为全我们看的太多了,没有这么做的,只有一家稍微像一点,但是一家是做软装饰的,就是把你屋子调一个个,宜家只做掉下来的部分,的橱柜、卫浴、门他们都不做了,所以我们没有参照系,我们当时做设计的时候跟意大利谈,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们也空白,因为他们设计的意大利品牌都是单品,没有做整合的,宜家也不做整合。

【记者】你说这种单品是指一系列的某个单品?

【蔡明】比如做橱柜的单品,只做橱柜,不做卫浴,还做地板等等,全没有这样的展厅,所以这个展厅完全是我们的原创,这个展厅的概念完全是我们的原创。当时我们开的时候,欧洲室内设计协会的会长,一个法国人一块来的,一块看的,他就觉得是原创的,从这个店的理念上来讲完全是原创的。再说细一点,你刚才问我的问题是否让顾客搬回家,恰恰相反。我们说时装是时尚,今年流行黄裙子,买了,明年你觉得不好,你可以扔掉,但是装修是不容易扔掉的,因为它要换一次太难了,所以我们希望一定要发掘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他真的喜欢什么,那么即使这个产品过时了,你仍然喜欢。所以一定要做到这一点,消费者才能真正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说我今天看了邻居正在装修,我觉得这挺好,或者我偶然翻了一本杂志,我觉得这也挺好,这些都是以点状的这种临时的,一激动就选择了,风险是大的。就像我们要代理一个国外的橱柜,如果说有一个国外橱柜来找我,我一看它的花色挺漂亮,我可能会代理它,这样就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你去国外看展览会,展览会一共有四个,一个在比利时,一个在意大利,一个在法国,一个在德国,有四个展,有一个小展定位的,有一个定位在设计品牌的,有两个是大众货的,你恰恰去的是大众货的展,即使看了500个你也没了解全,所以我说信息要对称。当你知道有四个展,这四个展分别是什么定位,我去的这个展是什么,而且你只去一次,未必记得住这个品牌,你得多去几次才知道,如果没有人帮你了解,自己品未必品的出来,这就是信息不对称。当你信息对称的时候,你可以选到合适的品牌。那么顾客装饰家也一样,你见的东西太少,你就轻易做了决定,你对自己太不负责任。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去感受,更多的风格去感受,而且我们还会一些问题,您是居室,是第二居室,还是第三居室,有老人和孩子吗,两年之内会有吗,这些东西平常可能自己不问自己,做完之后会后悔,所以这些东西是我们一块要帮助顾客思考的,这就是我们体验馆的作用。


 

访谈记者吴厚斌

【记者】的作用是帮助顾客思考,让他们激发灵感,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蔡明】甚至于欢迎您什么都没有选中,因为你找到了你想要什么,我们就起到我们的作用了。因为我并不需要你选我一整间,但是你会选我的单件产品,你甚至不选,我们起到一个给你启发的作用,我们在你内心建立了我们品牌的形象,你还会向其他人去宣传。所以整体来说我们怎么做都是合适的,买,不买都没有关系。可能说选择买我们的是为了保险,因为我们在这么多风格里面我们选出来的,比如说(奥黛蔻),或者的达达主义,整个这个东西在轮回,而且它是以自然森林这种风格为再度轮回的切入点的,所以我们选择这个风格也是大量筛选之后的,所以它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如果你自己穿衣品位还没到的话,你个大品牌就不会穿错,但是你很有品位的时候,你不愿意穿一个品牌的东西,甚至你根本不在意是不是大品牌,你会混搭,因为真正时尚的人不会穿一个时尚品牌的套装的,说上身下身鞋都是这家的,这其实是新来者为了安全,真正的时尚人士是会选的,而且可能是不同期的,甚至于很老的衣服,这个衣服已经很多年了,但是它是很值得一提的,比如那个设计师在他离职的一年,用风格派的风格做的这一季的服装,它是有纪念意义的。但是对于家居里面有多少人真正懂呢?中国还需要十年,因为中国的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大家审美的增长是不同步的。要懂品位,懂审美。中国人的财富每年如果增长一倍的话,审美和这个品位并没有增长一倍,财富增长速度超过了审美和品位的增长速度。所以大家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做对了机率很高的时候需要十年。

【记者】但是做企业毕竟终要实现销售,获得利润,比如你一年多来一直在构建北花园艺术区,它将来给你这个品牌,包括给你企业带来的是什么东西?

【蔡明】这就是带来了一般企业想说自己时尚的,它没词,它就说我特时尚。我们希望我们的时尚和品位是表现出来的,而不用这两个字,我们从来不用时尚这两个字,但是我们表现出来的就是,这就是品牌内涵。所以我们和几个国家的设计师合作,我们做艺术区,都体现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的品位,我们的文化高度。那么这才是我们传递的我们的品牌内涵,是有内容的,我们是一个内容提供商。

【记者】提供的就是时尚的东西,而不是说我喊出来我就时尚,你刚才说的这个概念,不用时尚来包装自己,但是做的东西都是时尚的,你一看就知道,你一看不得不觉得它就是时尚的。您在您的博客里面,关于宜居这个话题,有好多感想,我确实对你有一些看法不是那么赞成,一是因为中国人太多,二是真正消费起的人总的来讲不是很多的,虽然财富的增长,大家在不断的向往着一种品,包括高品位的生活,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我想借这个机会请问一下,您觉得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怎么样在北京这种如此拥挤,如此污染严重,如此堵车的情况之下,达到他的一种宜居的状况?怎么办?

【蔡明】首先企业步是政府,它的顾客群也不可能是的顾客群,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的定位,能够照顾富有的人,需要创造性的人和价格敏感的,只要基本功能的人,是不可能整体照顾的。也就是说这个盘子是用很厚的骨瓷,表面精致,没有任何气泡,没有任何瑕疵,它的成品率只有17%,83%都要砸掉,留下这17%精致的表面,然后你还要请艺术家原创设计它的花纹和它表面的图案,然后要印出来,而且你还不是说一个花色印一百万个,就做一百个,然后有不同的种类供别人选择。那这种东西是什么呢?代表了质量,代表了你的品位,代表了你的朋友来你们家作客,你端出这个盘子,这是你的审美,这个盘子起的就是这个作用。还有今天我要用这个盘子吃饭,仅此而已别漏,那企业怎么照顾这两种需求。我再说一个,对于中国现状来说,中国太不缺能作出的盘子的企业了,那大家都能享受到这样的产品,那我还做不了那么,我何必去干呢,中国恰恰缺的东西,要花大价钱去国外去买,我们为什么不做这个市场。第二其实每个消费者都会享受越来越好的设计,因为是发展的,竞争是激烈的,当有领头企业在做设计的时候,后面就有跟风的,就会有追随的,那么他们减少了大量的设计费用,他们不需要做品牌推广,他们只需要学和抄就可以了,所以其实大家也会享受到相对低成本的好东西,只是他自己会有这个心理准备,这个产品数量是大的,家家可能都会有,确实也是好东西,也就是说你不能追求那种个性化,因为个性和成本是矛盾的。所以由于有领先型的企业带动,甚至于很多低成本的企业都不用去国外抄袭了,在本土就可以抄,都不用去国外,杂志也不用买,也不用关税,连样品都不用买,做着一半想不起来什么样了,到它店里再去看一下,这么低的成本,当然能为大众提供的,有设计的东西,所以我们的存在带来客观上的品质的提升,虽然买的不是我们的品牌。

【记者】出过国的,留过学的,见过世面的人其实很多很多,为什么你能走出这条路,而众多的那些人走不出这条路。我这个采我接触了很多老板,他们也很成功的,但是在他们经营思路里面不像你这样,不断的去升级,不断把个性化的东西展现出来,很多大众化的基础之上柔和一点点个性,卖得很好,甚至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把它弄的成本点,让人们也享受到这些好的东西,为什么你就能够脱颖而出,我认为就是时尚这一块,在我们家居界,形成家居界一个时尚符号。你们自己总结一下不同在哪儿?

【蔡明】我觉得就是对自己的一个市场定位,我觉得我们干不了那些事儿,干出那些事儿的话,我们还是跟别人同质化了,科宝·博洛尼只有走我们现在这条路,我们才能活下来,所以我们就坚决的,义无反顾的走我们自己这条独特艰苦的路,所谓艰苦是指我们费心费力,我们也是重型的管理架构,这方面我们是的,但是我们知道这样的话也给我们制造了一个门槛,防止竞争对手的一个门槛,所以正因为选择了这么一条市场定位,所以就坚持走下来了。由于坚持,所以没有动摇。

【记者】就是从你决定走时尚这条路,时尚这是产品表现的,而不是嘴里说的,所以一直没有动摇过,未来也不会动摇。

【蔡明】是的。

【记者】外界对于科宝·博洛尼这个品牌,到底叫科宝·博洛尼还是叫科宝,还是叫博洛尼,对外到底怎么称准确?

【蔡明】科宝·博洛尼家居集团,因为我们有三个级团。科宝、博洛尼、泰 ,三个品牌分开,完全独立。

【记者】如果说十年之后,中国人的审美品位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咱们还有集合聊时尚,聊你原创的话题,你觉得那个时候想说的是什么?按照你的说法十年之后,很多人的审美品位应该提升不少,少那些富起来的人,通过十年发展,已经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了,而且你经过十年的磨砺,义无反顾的走你这条路,今天我不体会深得东西是,时尚不是喊出来的,是表现出来的,这是我的体验,而且在我们的口号里不用时尚两个字,但是可以看到时尚。十年之后你用什么定义你的产品,包括你的价格?

【蔡明】我觉得反过来了,让它不出彩。就是说还是很简单,我们的定位就是永远要跟别人不一样,我们永远坚持,所谓是不是时尚也好,因为我们真正做到时尚了,就跟别人不一样了,本质是为了跟别人不一样,而不是为了做时尚。所以只要知道本质,我们永远坚持这个本质,所以十年之后我们永远是那个跟别人不一样的公司。

【记者】好,我希望十年之后能够有机会咱们探讨你现在坚持这样的公司。今天咱们“中国家居这十年”访谈到此结束。

房产资讯排行榜
装修设计排行榜装修公司排行榜
装修论坛排行榜更多>>
热门百科词条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装修家居]